彭光榮等:珠江口盆地開平凹陷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與油源對比
2023-11-22 15:28:00   作者:   點擊:7540   來源:中國石油學會

珠江口盆地開平凹陷是中國南海最具勘探潛力的凹陷之一,勘探史長達40年,先后經(jīng)歷探井失利、勘探停滯、勘探突破3個階段。當前開平凹陷勘探程度較低,僅在斜坡帶鉆遇烴源巖,烴源巖發(fā)育預測難度大,油氣來源尚存爭議,制約了油氣勘探。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南海東部石油研究院彭光榮高級工程師以開平凹陷的烴源巖和古近系砂巖、原油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開展了油源對比,明確了油氣來源,圈定了可靠油源區(qū),并優(yōu)選有利勘探目標。

(1)首次預測了開平凹陷烴源巖的平面展布,在構(gòu)造背景控制下,開平凹陷各次洼的烴源巖呈“零散坨狀”分布,不同層系烴源巖具有差異性。分層段系統(tǒng)分析了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從有機質(zhì)豐度、干酪根類型、成熟度以及沉積環(huán)境等方面,明確了不同層系烴源巖的生烴潛力,為圈定可靠的油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2)開平凹陷原油是典型的陸相原油,具有“下輕上重、南輕北重”的特點?;谠椭猩飿酥净衔锏暮考胺植继卣?,對不同構(gòu)造帶、不同層系的原油進行族群劃分,將原油劃分為2類。A類原油廣泛分布于整個凹陷,形成于弱還原—弱氧化的湖泊環(huán)境,有機質(zhì)為低等水生生物和陸生高等植物雙重輸入;B類原油僅分布在開平主洼的恩平組下段地層,形成于氧化的三角洲環(huán)境,有機質(zhì)來源以高等植物為主。

(3)運用地球化學分析方法,分別從譜圖特征、有機質(zhì)生物來源、沉積環(huán)境以及成熟度4個方面開展油源對比,明確油氣來源。開平凹陷A類原油來源于弱還原—弱氧化的湖相烴源巖,包括開平主洼及其周緣斜坡帶的文昌組上段、下段的泥巖,成烴母質(zhì)為浮游藻類和高等植物混源形成的Ⅱ型、Ⅲ型混合有機質(zhì)。B類原油的烴源巖為恩平組下段的三角洲—沼澤相烴源巖,為自生自儲成藏,有機質(zhì)母質(zhì)主要來源于陸源高等植物。指出了開平凹陷的主力烴源巖為文昌組泥巖,潛在烴源巖為恩平組下段的泥巖。

論文鏈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310004

全文見附件。

圖片 1.jpg

附件:彭光榮:珠江口盆地開平凹陷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與油源對比.pdf